艺术传媒类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有着较强的专业集群优势,为将艺术传媒专业做强做大,学院自2010年开始系统扩建实验实训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实验实训中心除可满足我院十多个艺术专业实验实训的需要外,实际也已成为西北地区拥有同类专业的院校中最好的实训中心之一。
5月15日上午9时,我院在图书馆一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了艺术传媒实训中心的揭牌仪式。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我院艺术传媒系客座教授陈爱美女士,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人、我院艺术传媒系特聘客座教授禄秦剑女士,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数字传媒实验中心佀新学主任,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副院长、我院艺术传媒系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马冬教授,西安电视台编辑张岩女士,咸阳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闯民先生,蓝田广播电视台台长助理、首席播音员田新红先生,凤凰卫视集团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监韩寒先生,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飞先生,银海影视公司艺人部总监王铂霖女士应邀出席揭牌仪式并参加艺术传媒专业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我院刘院长,谷书记,总督学李彦亭老师,副院长吴彦森老师、张如羽老师及各系部负责人和部分教职工代表一同参加了揭牌仪式。仪式由我院副院长王好学老师主持。
王好学老师首先对今天的系列活动及我院艺术传媒实训中心进行了简要介绍,在逐一介绍完与会嘉宾后,由杨立川教授、陈爱美女士、佀新学主任和刘院长共同为艺术传媒实训中心揭牌,红绸布掀起之后,我院艺术传媒实训中心也正式宣告挂牌成立。
随后,刘院长在会上发表讲话。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回顾了我院艺术传媒系这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斥巨资建起了一系列实验实习平台,既包括各个专业的实验室,如大中小演播室、蓝箱直播室、专业视听室、专业摄影棚、十八端同步录音棚等在内的硬平台,也包括以学院网络电视台为主的软平台。这两类平台不仅为我院艺术传媒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使我院艺术传媒专业的内质建设走到了全国高校的前列。院长说,艺术传媒类专业不仅具有生动鲜活的艺术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和与社会的广泛互动性,为了充分发挥我院艺术传媒专业软硬平台的作用,使它们能够相得益彰,经过前期的积极筹备,现在又成立了艺术传媒实训中心。今后,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把我院艺术传媒类专业建设成在国内高校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为艺术传媒行业多多培养优秀人才,和新老朋友们一起把我院的艺术传媒专业做强、做大。
接下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首先对我院艺术传媒实训中心的揭牌成立表示祝贺,同时也结合我院的相关专业设置指出,艺术传媒类专业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和文化基础之外,还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有很好的实验教学设施,使他们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院艺术传媒实训中心的成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学院在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信这个实训中心的成立可以使得学院的实践教学能够在高水平上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学院领导到图书馆前合影留念。随后,在院长的陪同下,一行人前往我院艺术楼观摩教学。在十八端同步录音棚,陈爱美老师亲自指导上课的同学吐字发音,纠正气息调整方式;在蓝箱直播室多位老师观看了正在进行的节目主持课,在专业视听室,与会嘉宾共同感受学院新购入的老式电影放映机的魅力,与此同时,嘉宾们还对视听窒外展架上的各个年代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和相机产生浓厚兴趣。院长专门解释说这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个体现;在摄影棚,专家学者们观摩了同学们的人像摄影课。
艺术楼室内观摩完后,专家们又来到文体馆的施工现场,院长向来宾们介绍了文体馆完工后的远景构想;最后客人们一起来到图书馆四楼网络电视台,在新闻演播室,陈爱美女士和禄秦剑女士一同走上主播台,再现新闻录播现场;在设备一流的音乐工作室,陈爱美老师更是和禄秦剑老师走进录音棚一展歌喉,亲身感受先进设备所带来的视听震撼。所到之处,嘉宾们无不对学院高档完备的硬件设施赞不绝口,连称“电视台有的,你们这儿全有了,有的甚至更好”。院长笑着解释说既然投身于教育事业,上了这条船,就要尽量划得远一些。
观摩完毕,一行人来到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新闻与传媒类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研讨会,由副院长王好学老师主持。研讨会正式开始前,大家共同观看了由我院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艺术传媒系宣传片和教育评述节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相关视频和专业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我院传媒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智。
陕西电视台陈爱美老师对播出的两个专题片进行了专业的点评,陈老师说,通过今天的观摩教学和参观,看到同学们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再次激发了自己青春萌动、播音创作和参与的欲望,希望今后能多跟老师同学们见面交流,并且召之即来来即能干,为把同学们培养好尽自己的一份力。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数字传媒实验中心佀新学主任本身在陕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就是搞实验室管理的,所以在技术方面是既懂行又感兴趣,他对我院的相关设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指出实训中心建起来之后,可以为同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会他们怎么去做,今后还可以多参加一些专业方面的赛事,多出成绩。因为陕师大和现代学院毗邻而居,他希望两校能够加强协作交流,实现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说,通过刚刚看完的两个片子可以看出咱们的教育很成功,相当不错。但是现在社会上对艺术传媒类的学生存在一些误解,认为这些专业的同学重在技能,实际上,以他从事新闻传播教育20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类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价值观方面的修养,因为他们从事的专业决定了今后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影响。所以对艺术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外,还要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像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这些课程,使他们在学校能养成很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将来会受益无穷。
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人禄秦剑女士对杨立川教授的说法表示赞同,因为要做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不能光靠一张漂亮的脸蛋,还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希望能加强对同学一对一的指导,加强各方面素养的提升,这样咱们现代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会很优秀。
咸阳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闯民先生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说现代学院跟他们电视台比较对接,他们也比较喜欢这类学院培养起来的学生,因为他们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而现代学院实践设备齐全,比电视台设备还好,又有资深的主持人当客座教授,所以还是欢迎现代学院的学生就业。接着他提出几点建议,在节目制作和学生培养方面,一是要牢记规范,规范教学,规范做节目;二是要创新,有新思想、新思路和新视角;三是重视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光看外表,更要看内在;四是进一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最后,他希望现代学院今后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王好学老师对研讨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他说各位专家谈到了很好的建议,点评到位,意见中肯,让我们获益匪浅。总之,今天我们这个研讨会很成功,有着超值的收获,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继承对学院给予关心和支持,我们也会继续努力,落实好学院的办学理念,办有文化的大学,培养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
到中午时分,研讨会顺利结束后,专家学者受邀到附近农家乐与学院领导一起共进午餐。本次重要活动圆满落幕。
本站记者

我院在图书馆一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艺术传媒实训中心的揭牌仪式。

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我院艺术传媒系客座教授陈爱美女士出席揭牌仪式。

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人、我院艺术传媒系特聘客座教授禄秦剑女士出席揭牌仪式。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出席揭牌仪式。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数字传媒实验中心佀新学主任出席揭牌仪式。

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副院长、我院艺术传媒系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马冬教授出席揭牌仪式。

西安电视台编辑张岩女士,咸阳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闯民先生出席揭牌仪式。

凤凰卫视集团新联合(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监韩寒先生出席揭牌仪式。

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飞先生出席揭牌仪式。

银海影视公司艺人部总监王铂霖女士出席揭牌仪式。

杨立川教授、陈爱美女士、佀新学主任和刘院长共同为艺术传媒实训中心揭牌。

刘院长在会上发表讲话。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在揭牌仪式上讲话。

揭牌仪式现场,学院主要领导和部分教职工代表列席参会。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学院领导到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一行人在院长的陪同下在我院艺术楼观摩教学。

在十八端同步录音棚,陈爱美老师亲自指导上课的同学吐字发音,纠正气息调整方式。

嘉宾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视听窒外展架上的各个年代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和相机。

专家学者们在摄影棚观摩同学们的人像摄影课。

艺术楼室内观摩结束后,专家们又来到文体馆的施工现场参观。

在网络电视台的新闻演播室内,陈爱美女士和禄秦剑女士一同走上主播台,再现新闻录播现场。

陈爱美老师在设备一流的音乐工作室录音棚内一展歌喉。

禄秦剑老师在设备一流的音乐工作室录音棚内一展歌喉。

新闻与传媒类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研讨会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

陕西电视台陈爱美老师对会上播出的两个专题片进行了专业的点评。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数字传媒实验中心佀新学主任在会上发言。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我院广告专业学科带头人杨立川教授为专业发展畅言献计。

陕西电视台著名播音主持人禄秦剑女士在会上发言。

咸阳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李闯民先生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